什麼是噁心?
噁心是一種不適的感覺,通常發生在胃部上方或喉嚨處,伴隨著想要嘔吐的感覺。噁心是一種症狀,而非疾病本身,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,包括胃腸道問題、內耳問題、藥物副作用或心理因素。
噁心的常見原因
- 胃腸道疾病:
- 胃炎、胃食道逆流、消化性潰瘍或腸胃炎 等胃腸道疾病會刺激胃部,引發噁心感。
- 感染:
- 病毒性或細菌性腸胃炎 是引起噁心和嘔吐的常見原因,通常伴隨腹瀉和發燒。
- 內耳疾病:
- 美尼爾氏症、前庭神經炎或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(BPPV) 等內耳問題,會影響平衡感和空間感知,導致噁心。
- 暈車、暈船:
- 移動過程中的身體搖晃或不平衡會刺激內耳的平衡系統,引起暈動病和噁心。
- 懷孕:
- 早孕反應(尤其是妊娠初期)常伴隨晨起噁心,是由於荷爾蒙變化引起的。
- 藥物副作用:
- 某些藥物(如抗生素、化療藥物、止痛藥、麻醉劑等)可能會刺激胃部或中樞神經系統,導致噁心。
- 心理因素:
- 焦慮、緊張、恐懼或壓力 會通過自律神經系統影響胃腸功能,引發噁心感。
- 代謝性或全身性疾病:
- 低血糖、腎功能不全、肝功能異常 或甲狀腺問題等全身性疾病,可能伴隨噁心。
噁心的症狀
- 胃部不適,伴隨上腹部沉重感或脹氣感。
- 嘔吐的衝動,甚至反胃。
- 胸悶或喉嚨異物感。
- 有時伴隨頭暈、出汗、心悸或面色蒼白。
- 視情況可能伴隨其他症狀,如腹痛、腹瀉、食慾不振等。
噁心的治療與護理
- 尋找並處理根本原因:
- 如果噁心是由某種特定疾病(如胃炎、感染、內耳疾病)引起的,應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針對性治療。
- 飲食調整:
- 多吃小餐,避免大餐,以減少胃部壓力。
- 避免辛辣、油膩或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咖啡因或碳酸飲料。
- 多喝水或補充清淡的湯品,以維持體內水分平衡,特別是嘔吐後。
- 保持坐立或半坐立姿勢:
- 進食後避免躺下,有助於防止胃酸逆流引起的噁心。
- 適度的生薑攝取:
- 生薑茶或含生薑的食物可以幫助減少噁心感,是一種天然的抗噁食材。
- 深呼吸和放鬆技巧:
- 深呼吸、冥想或漸進性肌肉放鬆等技術可以減輕由焦慮或壓力引起的噁心感。
- 抗噁心藥物:
- 如有需要,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噁心藥物(如多潘立酮、胃復安、苯海拉明等),以短期控制症狀。
- 避開強烈氣味:
- 強烈的氣味,如油煙、化學氣味或香水,可能加重噁心,應盡量避免。
如何預防噁心?
- 飲食應節制且均衡:避免暴飲暴食,少吃多餐。
- 避免空腹飲酒或飲用刺激性飲料:如咖啡、濃茶或含糖飲料。
- 適度運動:可促進消化,減少胃部不適感。
- 減少壓力:使用放鬆技巧來緩解焦慮和壓力對胃腸的影響。
- 在旅行前服用抗暈車藥物:如有暈車、暈船經驗者,可在出發前適時服用抗暈車藥物。
何時需要就醫?
如果噁心持續超過數天,或伴隨以下情況時,應及時就醫:
- 持續嘔吐、腹痛加重或血便、黑便。
- 發燒、脫水或極度虛弱。
- 伴隨頭痛、視力模糊、言語困難或其他神經系統症狀。
- 懷孕期間的嚴重噁心,可能是妊娠劇吐的跡象。
透過正確的護理和治療,多數噁心的症狀可以得到有效緩解並恢復正常的生活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