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鼻竇炎?
鼻竇炎是指鼻竇黏膜發炎,鼻竇是位於鼻腔周圍的空腔,分為額竇、篩竇、上頜竇和蝶竇。當鼻竇被感染或阻塞時,會引發鼻竇炎。鼻竇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,根據症狀持續的時間和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。
急性鼻竇炎
急性鼻竇炎通常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,症狀持續約2-4週,常發生在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之後。
急性鼻竇炎的原因
- 病毒感染:如感冒或流感病毒。
- 細菌感染:如果病毒感染後症狀未改善,可能進一步發展為細菌性鼻竇炎。
- 過敏性鼻炎:過敏可導致鼻腔充血和黏液積聚,增加感染的風險。
- 鼻中隔偏曲:鼻中隔的結構異常可能導致鼻竇的阻塞和感染。
急性鼻竇炎的症狀
- 鼻塞或流鼻水,鼻涕可能呈黃色或綠色。
- 臉部壓痛或脹痛,特別是在前額、眼睛周圍或上頜區域。
- 頭痛,通常在早晨或前傾時加重。
- 嗅覺減弱或喪失。
- 可能伴隨咳嗽、喉嚨痛或發燒。
急性鼻竇炎的治療
- 多喝水:保持體內水分充足,有助於稀釋黏液並減少鼻塞。
- 鹽水沖洗鼻腔:可幫助清除鼻竇內的黏液和細菌。
- 使用鼻腔減充血劑:短期內緩解鼻塞,但不宜長期使用。
- 抗生素:如果症狀持續超過10天或加重,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。
- 止痛藥:如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,可緩解頭痛和臉部壓痛。
慢性鼻竇炎
慢性鼻竇炎是指症狀持續超過12週,並可能反覆發作,常伴隨結構性異常或長期過敏。
慢性鼻竇炎的原因
- 持續性過敏:如塵蟎、霉菌或寵物毛屑引起的過敏反應。
- 鼻中隔偏曲:結構異常可能導致持續性鼻竇阻塞。
- 鼻息肉:鼻腔內的軟組織增生會阻礙鼻竇的正常引流。
- 慢性感染:未完全治癒的急性鼻竇炎可能發展為慢性鼻竇炎。
慢性鼻竇炎的症狀
- 持續的鼻塞或流鼻水,鼻涕可能是黏稠的透明或濃稠的黃色分泌物。
- 臉部壓痛或持續的輕微頭痛。
- 嗅覺減弱或喪失。
- 長期的咳嗽或喉嚨異物感。
- 疲倦或睡眠障礙。
慢性鼻竇炎的治療
- 抗組胺藥或類固醇鼻噴劑:減少炎症和過敏反應,減輕症狀。
- 鼻腔沖洗:經常用鹽水沖洗鼻腔,減少黏液積聚。
- 抗生素:如有細菌感染的跡象,可能需要長期的抗生素療程。
- 手術治療:如果保守治療無效,鼻竇手術可能是必要的選擇,用於移除阻塞物或矯正結構異常。
如何預防鼻竇炎?
- 避免過敏原:減少與花粉、塵蟎或霉菌等過敏原的接觸。
- 保持良好的鼻腔衛生:定期用鹽水沖洗鼻腔,特別是在過敏季節。
- 加濕室內空氣:使用加濕器,避免鼻腔黏膜乾燥。
- 加強免疫力:保持均衡飲食、規律運動和充足睡眠。
- 及時治療感冒或過敏: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進一步發展為鼻竇炎。
何時應就醫?
如果出現以下情況,應及時就醫:
- 急性鼻竇炎症狀持續超過10天不見改善或加重。
- 嚴重頭痛、臉部腫脹或視力模糊。
- 發燒持續超過38.5°C。
- 慢性鼻竇炎症狀持續影響生活品質或無法用常規治療控制。
透過正確的護理和適當的治療,大多數急慢性鼻竇炎患者能有效改善症狀並恢復生活品質。